
近年來,西安培華學院在構建內部治理體系、創新學校管理、提高教學水平、產教融合協同育人、助力學生創業就業等方面齊發力、共提升,積極探索學校高質量發展之路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強化內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助力高質量內涵式發展
與時俱進,探索現代大學治理體系
充分發揮辦學自主權,不斷優化內部治理體系,堅持走高質量、內涵式發展道路,助力學?!半p一流”建設。學校先后獲評教育部全國創新創業50強高校、陜西高等學校先進校級黨委、五星級黨組織、陜西省一流學院建設單位、5A級社會組織等稱號。
堅持“以人為本、以德為先”的辦學理念,圍繞“培養什么人、怎樣培養人、為誰培養人”這一根本問題,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逐漸形成了以“西安培華學院章程”為統領,“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、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、學術委員會制度、教師申訴制度、學生申訴制度、財經委員會制度、理事會制度、信息公開制度”層次清晰、內容規范的“一章八制”制度體系。
深化內部管理改革,優化完善組織架構,形成了“校長負責、黨委監督、教授治學、教工參與”的民主管理模式;吸納行業企業代表、社會知名人士和著名學者參與學校決策,由學術主導代替行政主導;每3年組織開展崗位競聘和組織結構優化,不斷強化服務意識,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,引導學校管理部門向“學習型”“專家型”“服務型”轉變;探索新形勢下校院兩級權力結構形態和管理職能定位;強化學術委員會職責,成立由專家學者組成的學術(教學)委員會和專業建設委員會,實現學術帶頭人和專業負責人專家化、核心管理人員教師化,切實做到“專家治校、教授治學”;創新學生管理模式,采取專業教師指導、學生主動學習的自我管理模式,全面發揮社團平臺鍛煉能力、檢驗水平的優勢,豐富校園文化生活;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,深挖紅色資源,將愛國情懷、使命擔當、教書育人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。
強化創新思維,提升現代大學治理能力
建立多元評價機制,全方位提升學校治理能力。積極推進第三方評價和過程評價,實施質量管理和目標考核,落實全面預算管理,激發員工內生動力,促進二級學院從教學單位向辦學單位轉變。
創新教職工培訓模式,提升職業素養。學校通過組建校內外不同類型教師發展團隊,構建“四五六”教師培養體系,開展多維多元教師培訓項目,助力教師職業進階。鼓勵教師外出參加各類教學改革和能力提升培訓研修,到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,參與實際問題攻關,積極打造“雙師雙能型”教師隊伍。
加強信息化建設,適應新時代數據治理需要。優化完善服務事項網辦流程,建設集成21個關鍵業務系統的數字校園基礎平臺。
抓住時代機遇,走高質量內涵發展之路
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。完善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一體化育人體系。堅決貫徹全員、全過程、全方位育人理念,構建縱向銜接和橫向配合相統一、校內教育和校外培養相協調的一體化育人體系。以學生為中心,圍繞“八大能力”提升,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方針落到實處。
探索信息時代大學教育治理的新機制,構建科學的大學評價體系。轉變評價理念,樹立科學的評價導向;擴大評價主體,讓更多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;把握評價核心,認真落實“學生中心、產出導向、持續改進”的理念;創新評價方法,充分運用定性和定量的評價方法,確保評價的科學性。
深化育人模式和育人內涵 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
產教融合協同育人,行業專家和校內教師“雙導師制”培養
學校以產教融合為切入點,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和教育教學模式,實現“在學中做、在做中學”,變“知識教育”為“知識能力教育并重”。
深化產教融合。學校不斷完善產教融合工作機制、實施了“六個一”(一專業、一企業、一協會、一學會、一研究所、一社團)工程,鼓勵各專業積極對接行業、企業,參與企業真實項目,導入社會資源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。學校先后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、建立產業學院,獲批立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13項、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6項。
推進協同育人。學校出臺了《關于開展“行業企業課程資源庫”“真實項目案例庫”建設的實施意見》,自主開發了“兩庫”信息化管理平臺,有100余門行業企業課程和2000余例真實項目案例,實現全校范圍內“兩庫”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。學校積極將產業技術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,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320項,將101項產業技術發展成果、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。授權專利及軟件著作權515項,其中185項轉化為教學資源。
注重技能訓練。學校高度重視教學內容的應用性和實踐性,各專業以實驗實踐工作為基礎的畢業論文(設計)比例均在50%以上,其中,工、醫、藝類專業在實驗、實習、工程實踐、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中的完成比例高達90%。實施行業專家和校內教師“雙導師”聯合培養,促進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同步提升。
拓展學科競賽。堅持“以賽促學、以賽促教、以賽促練”,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跨專業、跨學科融合創新水平。出臺了《大學生學科競賽管理辦法》,鼓勵學生參與各級各類學科競賽。近三年,本科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、中國“互聯網+”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、“挑戰杯”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多項高層次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,獲省級以上競賽獎項2635項,累計獲獎學生5843人次,占學生總數的29.5%。
深化多元創業教育,激發學生就業創業熱情
提供多元指導,強化多平臺服務建設。學校依托校院兩級全程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體系,著力打磨精品創業就業體驗活動,開展求職大賽、就業體驗周、求職工坊、簡歷門診、企業文化進校園、就業大講堂、大學生創新創業節、創新創業訓練營等就業創業指導精品活動。
依托課程體系,提升畢業生生涯發展與就業創業能力。開設《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》和《創業基礎》課程,通過《生涯規劃與體驗教育》課程及“親情孝道體驗”“志愿服務體驗”等實踐活動,促進學生完善生涯規劃及全面發展。 開展“大創”項目立項工作,孵化創新創業團隊。學校按照“興趣驅動、自主實踐、實踐創新、切實可行”的原則,成立了“新零售商學院”等創新創業實踐平臺,建有省級眾創空間孵化基地,每年面向在校本科生開展“大創”項目申報工作,給予資金支持,并配專職教師進行專業化指導。學校先后榮獲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1項、“互聯網+”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銅獎1項、挑戰杯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銅獎1項。學校每年立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00項,2022年學生參與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8982人次,占在校生總人數的37.3%。
打造科學課程體系,鼓勵校企共建師資團隊為本科生授課
積極打造“金課”,形成示范引領。學校獲批省級一流課程立項13門,累計建設校級應用型示范課100門、院級應用型示范課218門,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示范性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。
鼓勵校企共建師資團隊為本科生授課,以“校中企 企中?!钡犬a教融合、校企合作模式為基礎,將校企共建真實項目、案例庫作為課程內容資源之一,增強課程對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高階性、創新性、挑戰度和適用度。
抓住時代機遇,西安培華學院將充分發揮辦學自主權優勢,持續、高效地走好學校高質量發展之路。

西安培華學院東門。

西安培華學院成立華為ICT學院。

培華學子在第四屆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中獲一等獎。
(趙巍 呂曉東 霍元敏文/圖)
稿件來源:《陜西日報》2023年5月19日08版中國——中亞峰會